很遗憾,因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无法获得最佳浏览体验,推荐下载安装谷歌浏览器!
全国人大代表 宋亚平
我是第十三届、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担任全国人大代表以来,我尽职尽责,积极履行人大代表的责任和义务,先后提出各项关于民生的建议十余件。每年全国人代会结束后,我的首要工作就是到中小学宣讲人代会精神,与同学们第一时间分享参加人代会的心得体会,传达国家最新的大政方针,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累计宣讲二十余场,听众两万余人。特别是今年人代会期间,我联合30位人大代表共同提出“关于加强美育,完善教育评估机制,制止儿童美术考级”的建议,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二十余家全国主流媒体宣传报道,单是中国少年报未来网一家的报道点击量就超过百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为我是一位画家,长期从事美术创作,在陕西美协分管少儿美术工作,当选人大代表后,本着结合本职、发挥优势、关注少儿、尽职履责的原则,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少儿美术活动,以此来推动少儿美术事业的发展。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相关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使陕西少儿美术教育事业驶入了快车道,成为全国少儿美术教育事业的一面旗帜。
一、积极投身少儿美术教育事业
2016年,恰逢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国美术家协会特举办“第二届全国少儿美术教育学术展——少儿美术优秀作品全国巡展”。半年时间,行程数万公里,在13个城市,成功举办了15场巡展和讲座,把优秀的精神食粮和最新的少儿美术教育教学成果送到了最需要的地方,传递了爱的力量,播撒了美的种子。这次巡展获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我有幸参与其中。中国美术家协会称我们是“一群创造奇迹的人”,巡展是“一场少儿美术的新长征”。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巡展走到陕西安康的一段经历。这里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恶劣,素有“九山八坡一分田”之称,是国家级连片贫困地区。通过巡展活动,我第一次接触到了“留守儿童”,深入了解了他们的生活学习情况。这些孩子远离外出务工的父母,虽然国家和各级政府提供的帮助使其衣食无忧,但我从他们忧郁的眼神里读到了对父母关怀和对外面精彩世界的渴望。通过我们的现场辅导,孩子们人生中第一幅版画作品创作成功了,看着他们一个个高举着自己的作品,那些充满欢快笑意的小脸,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心灵,那一刻我热泪盈眶,那一幕永远定格在了我的脑海里。最终,这场巡展也为我之后的少儿美育工作开启了新思路。
巡展结束后我思索着,为这些孩子能多做些什么?艺术可以抚慰人的心灵,通过艺术可以为孩子们打开想象空间,改变他们枯燥单调的生活状态。所谓“扶贫先扶智、扶贫先扶志”,山区孩子缺少的是更多的人文关怀,需要的是艺术启迪,对孩子们进行艺术帮扶,正是打开他们心结的最好方式。正是这种强烈的想法,促使我与安康贫困地区的孩子结下了不解之缘,坚定了关心弱势群体、用艺术方式帮扶留守儿童的信念,让大山里的孩子们享受艺术的熏陶,为他们的心灵打开一扇窗户,让他们了解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开启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个信念,让我不停地走在了艺术帮扶的路上。当年我们就在安康设立了“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委会——安康留守儿童艺术帮扶基地”,并动员画家和美术老师不定期义务为孩子们辅导版画创作。与此同时,为使这项公益活动持续有效地开展下去,我们又与有关单位加强合作,依托学校,整合资源,发挥优势,使这项工作在全市数个留守儿童学校有序开展起来。2017年六一国际儿童节,也是“第三届中国西安国际少儿美术节”活动启动当天,我们在西安亮宝楼为孩子们举办了第一个“草根青青——安康留守儿童版画作品展”,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对此进行了报道。
多年来,这项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从版画教育到水墨画教学的开展,孩子们创作了一批又一批描绘家乡景色、充满生活气息的原创作品,在各类全国少儿美术大展中屡屡获奖。为此,我们先后在西安、北京、上海、常州等地为孩子们举办了不同形式的专场展览,出版了画册,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2020年脱贫攻坚完美收官,我又积极筹备了以爱家乡、爱父母、爱同学为主题的“安康留守儿童水墨画晋京汇报展”,并于2021年5月在中国文联“艺术家之家”进行展出,让孩子们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家乡的山水,讲述家乡的故事,记录脱贫致富的美好生活,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带到伟大首都,向关心他们成长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们汇报。
二、动员全社会投入少儿美育工作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群人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些年来,我积极联系爱心企业、爱心人士进行捐赠活动,募集善款,为孩子们提供画材画具,或在外地举办展览期间,让孩子们一起走出大山、走进都市,开阔孩子们的眼界,与城市学生开展手拉手活动,让生活在不同物境下的孩子以艺术为媒介,成为平等、友好、融合的朋友。自开展艺术帮扶活动以来,先后有800多名孩子受益,50余名画家和老师义务投入到对孩子们的公益讲座、培训辅导中。这项公益活动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爱心人士的关注和参与,我们目前正在积极筹备成立“陕西省慈善协会志愿者分会、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委会——艺术教师志愿服务团”,为建立长效公益服务机制打下坚实基础。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此,我和团队自筹资金策划举办了由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国家电影局指导,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电影基金会主办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防万映—百影百千画”大型公益主题展演活动》,以大手拉小手的形式,采取播放100部爱国主义题材电影并根据电影内容进行主题创作的方式,最终评选出100幅成人美术作品、1000幅少儿美术作品进行展示,在孩子心中种下热爱祖国、崇敬英雄的种子,以此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活动期间,除免费下载观影外,我们还义务进入几十所学校和社区播放影片,组织集体观看,同时组织书画家分批进军营和医疗科研院所进行书画赠送慰问活动,双方加强了交流,增进了友谊,此举为整个展演活动丰富了内容,增添了活力。这项以弘扬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全民国防教育意识,从小树立英雄榜样为主题的国家级展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得到了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的表彰。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肆虐全国,我组织陕西美协少儿美术艺委会积极响应中国美协、陕西美协号召,动员全省一线美术教师,让他们拿起手中的画笔讴歌时代英雄、宣传防护知识,利用网络平台资源辅导广大学生群体积极创作,以舒缓孩子们的精神压力,用画作了解和宣传疫情防控知识,认识英雄,崇敬英雄。从发出通知起,短短半个月,得到了全省校内外美术教师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共征集教师作品400余幅,分5期进行了网络展出;各类少儿美术作品4500余幅,分45期进行了网络展出。期间,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三十余家主流媒体作了宣传报道,随后在全国掀起了抗击疫情少儿美术作品网络展的新高潮。此外,我还积极参加了中国美协、陕西省文联、陕西美协组织的其它抗击疫情活动。
2022年六一前夕,我和省教育厅、省文联、省美协领导再次来到安康,举办了“安康双龙留守儿童水墨画晋京汇报展”,并在双龙镇为当地孩子打造了全国首家“乡村少儿美育基地”,让更多的孩子能够享受到美的滋润。2023年3月,我将加强乡村基础美育工作,赋能乡村振兴发展的建议带到了全国人代会。2024年至今,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美育与德育作为不可或缺的教育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显。我作为陕西省儿童福利会会长,始终关注并积极参与提升儿童综合素质的各项活动。联合“樂和校歌文化工程”公益志愿者团队组织开展“校校有校歌”活动,该活动重点覆盖延安地区的乡村小学、山区小学、红军小学、革命烈士命名小学以及少数民族学校,通过志愿者团队的精心创作与捐赠,为这些学校量身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富有教育意义的校歌。2025年,我将主要工作的重点聚焦于特殊儿童教育,参加由陕西省儿童福利会发起组织的爱心捐赠和探望活动数十场,筹集爱心物资近百万元,全部用于特殊儿童的日常生活和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
三、在孩子们心中种下法治的种子
我国有两亿多少年儿童,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让法治建设在孩子身上生根发芽,是我义不容辞的使命与担当。如何根据孩子的身心发育特点,将抽象的法律知识普及给他们,我结合长期从事少儿美术工作的经验,就想到了用艺术的形式,特别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舞台剧表演和具象化的案例,使法律知识在寓教于乐中走近孩子,在他们心中种下法治的种子。在共青团陕西省委、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陕西省人民检察院、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司法厅的支持下,我自筹资金发起并策划了《红领巾法学院——民法典普法大篷车公益展演专项活动》,并于今年4月22日世界法律日正式启动。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无论是作为一位女性画家柔软细腻的特质,还是担任人大代表以来的使命与担当,都激励着我,以孩子为主体,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为主线,以绘画艺术为载体来开展美育活动,从小培养孩子们发现美、感受美、传播美、创造美的能力。多年来,参与活动的老师、家长和儿童累计超百万人次。在坚守的同时,这也净化了我的心灵,从孩子们身上看到了童真和善良,也感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与爱心。通过艺术帮扶和各类美育活动,更加深刻体会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磅礴伟力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时,自身艺术修养也有了很大的提升。虽然少儿美育之路其漫漫而修远兮,可是为了孩子,为了美育,为了人大代表的神圣使命,我将不忘初心,以新时代新思维,持之以恒地在这条道路上走下去,用实际行动履行人大代表的职责和使命,以文化自觉来坚定文化自信。